贵州大龙开发区:聚能催裂变

时间:2022-10-18来源 : 贵州日报作者 : 葛永智 龙启武

9月28日,贵州大龙开发区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过300亿元,进一步为该区建设千亿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添了强劲动力。

1992年大龙开发区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积极完善工业配套设施,全面优化投资环境,逐步将一个个沙盘图景变为欣欣向荣的工业发展实景。

改革创新汇聚发展动能

10月2日,在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满负荷生产,在车间外工人井然有序地操作下,叉车正一袋袋地把挂车装满。

“这一车30吨是运往江西,福建的订单已发车。”该公司车间副主任王卜勇说,锰酸锂生产具有柔性化的特点,他们采取订单驱动模式组织生产,更顺应市场需求、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有利于持续推动研发升级与技术迭代,增强产品竞争力。

百思特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7年落户大龙开发区,次年4月正式投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立开发区30年以来,大龙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向改革创新要空间、要动力、要质量、要效益,不断汇聚园区发展动能。

按照铜仁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扣黔东工业聚集区的“火车头”、铜仁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贵州内陆开放要地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扎实推进开发建设。

依托锰钡汞系原材料,精准发力做好产业定位,把新型功能材料产业作为首位核心主导产业进行打造,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功能材料产业。

围绕现有产业链,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着力谋划强链招商和补链招商;同时借助驻外招商力量,全力对接驻点招商机构,主动对接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实现项目引进质量和数量双突破。

“我们把公司搬到铜仁,就是看中了这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政策、资源等优势,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百思特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路杰说。

铜仁锰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这为锰系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如今可以不出园区就能买到原材料。”路杰说,大龙开发区内红星锰业、西南能矿等企业能为其提供便捷的锰系列原材料供应。

不仅如此,该区盯紧“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生态工业新城”的战略目标,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持续引进一批实力强、带动性好的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大龙开发区聚集企业466家,工业企业20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包含石阡产业园转划8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后备上市企业5家。2021年,该区完成园区总产值3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7.2亿元,同比增长53.71%。

优质服务打造兴业热土

10月3日,在贵州东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种生产原料经过注塑、焊接、面阀、充气、翻板、质检、贴标、包装等工序后,一个小小的打火机组装完成。

据介绍,作为大龙开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该公司是一家集打火机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产品主要有点火枪、高端金属打火机、小双圆电子打火机、砂轮机、多功能机5大系列300余个品种。

“优质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东亿电气总经理欧阳俊杰感慨:项目签约后,当地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从行政审批到水电设施完善全程服务,仅用了45天就建成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实现正常化生产,目前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

政策服务有“温度”,产业发展才有力度。营商软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现这个“更好”,需要更具创新手段的政策和更惠企便企的服务。

大龙开发区正是如此,在这片企业蓬勃生长的沃土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全程服务平台,对项目招商、项目审批、项目开工、项目投产环节的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标准作具体明确,并明确具体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积极打造亲商、爱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大龙不是简单地“筑巢引凤”,而是坚持“服务至上”的核心理念,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和领导干部帮扶联系企业机制,不断提高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减少企业办事负担、减轻企业办事成本,以优质服务提质营商软环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优质服务正在刷新建设速度。在大龙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凯金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繁忙的车流穿梭不停,各种施工机械轰鸣,工人正在工地挥洒汗水……

“在开发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协助下,我们一次次创造了行业建设上的奇迹。”谈及大龙的优质服务,凯金新材料项目负责人邓学兵竖起了大拇指:从签约入园到650亩征地拆迁与场平只用了60天;建设110千伏变电站只用了72天;从厂房立起第一根柱子到举行一期生产线点火仪式也只用了72天。

一路引吭高歌,一路加速奔跑。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在增强大龙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一个个政策优惠和一项项优质服务正在转换成推动大龙工业项目的发展引擎,催生出产业裂变。

产城融合构筑工业新城

每天清晨,家住开发区鲢鱼塘村的吴水珍骑车沿着龙凤大道,十几分钟就到东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上班,下班回家煮晚饭,真正实现了就业不离乡,赚钱也顾家的愿望。

作为土生土长的大龙人,吴水珍见证了开发区的发展和变化。在她的记忆里:过去的开发区不是路不通,就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晴天出行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脚泥;房子是木房,村道周围都是一些田地和荒坡,分布着零零散散的农户,企业厂房更是少之又少。

瞄准工业强区的目标,大龙开发区大力实施集群发展和产城融合战略,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从生产成本、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等方面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园区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力争在工业大突破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实现集群化。作为开发区首位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中伟股份、汇成新材料、红星锰业、能矿锰业、中科星城等企业为代表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成品生产、梯次利用及综合回收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循环环保产业实现高端化。聚集了以银科环境、重力科技、汇成新材料、红星锰业等为代表的涉锰、涉钡、涉汞系列废物无害化处置、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染防治等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提质增效。

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实现提级化。实现以东亿成品打火机以及弘邦、联航、宏旭等打火机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引进纯青、林峰、阳光箱包生产及纺织、印花、刀模、网布、绣花等配套企业20余家,形成了打火机、箱包产业链集聚发展。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大龙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推进产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产城融合进程加快,城市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促进开发区整体健康地向前迈进。

立足优越的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完善运输路网、供热、配电、物流等配套设施与功能;东部陆港外贸进出口平台建成运营,进出口通关能力大大提升,推动以新型功能材料为主导的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快车道;补齐工业污水处理、公共渣库、5G站点等基础配套,园区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

蓝天白云常做客,碧水青山入画来。吴水珍如今的感受最强烈:驱车驰骋在开发区的主次干道上,放眼望去,现代化企业规整有序,处处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大龙开发区正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干劲,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加快建设工业新城,奋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

(责任编辑:梁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