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开区:聚焦发展扬帆搏浪

时间:2022-10-17来源 : 江西日报作者 : 袁晓琴 钟豪 刘旭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近年来,赣州经开区锐意创新,积极探索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创新治理体系、优化管理体制,治理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极两地四中心”建设步伐铿锵有力,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深刻变化。

2021年,赣州经开区成功迈入千亿园区新台阶,9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赣州市第一,在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结果排名全国第52位,较上一年前进4位。

企业化服务更给力

招大引强“追梦办”、项目落地“马上办”、企业发展“解难办”,基金办、上市办、融资办……这一个个显著区别于政府部门名称的机构,是赣州经开区企业化服务的小小缩影。

该区依托服务职能,从撕掉部门行政标签入手,推动部门多“民气”、少“官气”,努力探索一套以“去行政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赣州经开区打法”。

开大会不设主席台,发言不拿讲话稿,PPT“路演”亮成绩,举牌提示发言时限等一系列细节操作,则是该区将弱化“机关衙门”的定位贯彻在日常工作中的另一种体现。

企业化服务到底好不好,当地的营商环境说了算。

赣州经开区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活动,区党政主要领导、各部门单位“一把手”不定期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切身体验业务开展、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

“工业用水多少钱一吨?”“企业用电申报审批时限要多长?”……桩桩事关企业,件件心系服务,这是该区坚持“客户思维”,树牢“企业至上”服务理念,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无差别营商环境的一个具体体现。

赣州经开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经快办”“经心办”营商环境品牌,让营商环境成为无形的GDP和招商引资的“发动机”。

今年3月,该区发布了《招商引资工业重大项目“签约速开工”改革实施方案》,这是继“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六减一增”专项行动、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不见面开标等系列举措之后,该区推出的又一减轻企业负担的重磅举措,现已正式落地,符合条件1天内可办理施工许可证。

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招商名片。为持续擦亮这张“名片”,赣州经开区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践诺工作法”,让企业的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基于项目需求,近期在帮忙筹备厂房落成暨产品试制下线仪式。”自挂点吉利(赣州)42GWh动力电池项目以来,“三同”干部张昆视工地为家。“身上一层灰,鞋上一层泥,就像田间耕地的农民。”张昆自我调侃道。

赣州经开区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述职评议会和早餐会,332名干部蹲点344个项目,与企业“同办公、同吃住、同推进”,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终端体验活动,助推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今年1至9月,该区为企业纾困解难982个,帮助企业解决用工21253人、解决资金需求384.9亿元。

扁平化体制增活力

干部是干事创业的基石。

赣州经开区打破制度藩篱,创新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推行一至十二级主办(专技)岗位聘任制,变干部为员工,并探索打破“行政编-事业编-雇员”之间的身份壁垒,扁平化的干部管理模式,激发了全区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

“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该区党群部副部长李奎点出了该区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该区打破原来按级别决定薪酬高低的做法,探索“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砸破平均分配的“铁饭碗”。绩效工资、评先选优、奖励激励统统与“KPI考核+360度评价”综合考评结果挂钩。

赣州经开区“赛马”制度出台以来,树立以“实绩论英雄、按业绩比优劣、凭贡献排高低”用人导向,真正让能吃苦的人吃香,让“四平八稳”式干部不稳。

“干得好就颁发‘奔牛奖’,干得慢就颁发‘蜗牛奖’。”李奎说,“赛马”制度倒逼干部“紧起来、干起来、跑起来”,时刻保持“作示范、勇争先”的干事创业状态。

赛出好马,选出良将。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提前完成富士康项目红线内杆线迁移,积极协调项目用水、用电、用气工作的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荣获2022年二季度赣州经开区“奔牛奖”,干部易祥明因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晋升为六级主办。

截至目前,赣州经开区结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事业单位改革、“奔牛奖”评选,已从乡村振兴、工业和开放型经济主战场等急难险重一线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干部153人。

强化过程考核,“计划管理+时间管理”,是赣州经开区保持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的一个“绝招”。季季“大比武”,月月“搞盘点”,周周“打擂台”,干部们把压力化作动力,效率高起来,发展也随之快了起来。

正向激励的能量该区同样没有忽视,每年年底,“量体裁衣”评选表彰“五型”干将、干事创业标兵、十佳雇员职员等,激励着广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与此同时,该区加强干部人文关怀,出台《夫妻异地“团圆机制”实施办法》,向在该区工作满20周年和30周年的干部发放纪念勋章,提升干部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

市场化发展添动力

赣州经开区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兴。在“一门心思干工业”的同时,该区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小管委会、大市场”运作模式,在招商、人事、融资等领域积极开展了市场化改革探索。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赣州经开区学习国内相关城市先进做法经验,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绩效化运行。

该区在组建招商小分队、成立招大引强“追梦办”,开展干部招商的基础上,采取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市场化招商办法,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合作组建了产业政策研究院,组建社会化招商盟军,设立了50亿元重大项目产业引导基金,用资本撬动大项目落户。该区还成立了区招商服务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集中精力主攻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上市企业和头部企业,逐步构建由政府招商向市场化招商转变的“大招商”格局。今年1至9月,该区共签约项目150个、签约金额1505.12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

面对“人少事多”的困境,赣州经开区同样引入市场化运作,通过市场化“招兵买马”予以破解。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该区干部编制数只有一般县(市、区)的1/9。为解决人员不足问题,该区率先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并开展雇员职员市场化招聘,形成了一支由“正式干部+区聘+雇员职员”组成的混合战斗编队。近年来,该区通过市场化招聘共引进雇员职员430人,极大地补充了人员力量。

9月20日,赣州经开区QFLP再次进账1000万美元,累计进账7150万美元。早在今年3月,该区便成功落地了首笔QFLP境外募资出资,使赣州成为江西省首个实现QFLP境外募资出资的基金落地的设区市。

这是赣州经开区大胆探索市场化融资取得的又一成效。

为着力破解区内企业融资难困境,赣州经开区大胆地迈开步子,培育发展了赣州建控集团、区工发集团、赣州保税实业集团、赣州国瑞新能源公司、区人才集团等国有投融资平台,推动国有企业去市场“赚钱”。

目前,赣州建控集团总资产突破900亿元,累计获得3家资信机构AA+信用评级,区工发集团总资产突破100亿元,赣州保税实业集团总资产突破50亿元。

(责任编辑:梁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