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开区:“二次创业”振发展之翼 “五区战略”答时代命题

时间:2022-10-17来源 : 新华日报作者 : 汪滢

2021年是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开发园区“二次创业”的时代命题,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当年2月27日召开的经开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扬州市委常委、区党工委书记潘学元作了《聚焦项目、聚力保障,奋力开创扬州经开区“二次创业”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在这次会议中,经开区锚定了今后五年“双千亿过百亿”的奋斗目标,实施“企业立区、项目强区、创新活区、文化铸区、生态优区”“五区战略”。在这张蓝图引领下,经开区打开了崭新的发展格局,上下一心,要把区域经济的腾飞写在“十四五”的新答卷上。

底气 营商环境升级助企业“出征”

7月31日,扬州经开区展示馆正式开馆亮相。这是一座具有创新思维和未来眼光的展示馆,也是充分展示经开区改革发展历程的“最美窗口”。一座数字化的名人堂,将众多优秀企业家放在了主要位置,缓缓流淌的形象“瀑布”中,可以看到30年来在开发区砥砺奋斗的企业家身影。在“印象篇”板块,区内省、市劳动模范代表、优秀企业家与招商大使代表的大幅个人形象照片被展示在醒目位置,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呈现。

2021年,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纲要》发布施行,全方位布局改善提升营商环境,对企业、企业家的尊崇全面升级。召开首届企业家发展大会,表彰奖励30强工业企业、十大优秀企业家和十佳招商大使;发放经开区“英才卡”,提供就医、出行等尊享服务;党工委主要领导领办实事,解决困扰企业的“三房”问题和职工子女教育以及企业用工难题。同时,《重大项目预审批办法》正式出台,《工业企业培大育强“211”五年行动计划》《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人才新政12条》全面施行,大云食品成为扬州市实现“五证同发”“拿地即开工”首例;企业家微信群正式搭建,“马上就办”成为常态,“办不成事”局长热线正式开通;“三重”挂钩、“四上”走访成为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必修课;问题集中会办机制常态运行,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有力有效。

就在这一年,经开区《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3+4+1”现代产业体系初步确立,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光电、朴席智能制造等七大园区全部挂牌,产业发展打开新局。一个园区一套班子的专业化模式正式运作,各园区你追我赶、发展势头强劲。光伏产业产能达20GW,新能源产业产能倍增;与省港口集团合作全面启动,港口、产业、园区融合发展进入实质性运作;与上海闵行经开区合作共建,以开放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实现突破;新获批江苏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智能制造快速破题。

就在这一年,晶澳实现销售过100亿元、产值108亿元,成为全区首家“双过百亿”的企业;潍柴增长势头强劲;5年冲刺300亿的两个重点企业发展形势喜人;二电厂实现销售71.7亿元,亚普、海信、中集等20多家企业你追我赶、提质增效,正向着百亿企业目标加速迈进,5年培育10个过百亿企业的目标可望如期完成;新增10亿级企业3家(中航宝胜、李尔汽车、保来得)、亿元级企业3家(意得机械、通扬化工、盈德气体),全区亿元以上企业数已达72个,5年培育100家亿元以上企业的目标可以提前实现。

一支能征善战的企业队伍,就是经开区破茧蜕变、大踏步发展的底气。

勇气 机制改革促区域发展“加速度”

跑好新征程的“第一棒”,行动是最有力的宣言。两年来,经开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啃最硬的骨头”,推进大改革、实施大整治、优化大环境,再造体制机制优势。

2021年,经开区着力优化完善园区体制机制,组建“1+4+N”公司,成立教育集团、医疗集团,设立农业公司,调整财政体制,形成了压力传递、动力循环的良好效应;发挥现代产业发展基金、政府股权投资母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扩大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实现优质企业、优质项目与优质资本的互利共赢;探索“拨改投”机制改革,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助力赋能产业转型;推行差异化考核,实施“一家一张考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彰显;加大低效用地整治力度,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大力推动土地上市,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要素保障。随着各项改革的相继推开,经开区多向发力、握指成拳,园区释放出全新的活力,跑出了经济发展“加速度”。

项目建设更加高效。“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意识更加强烈,健全工作机制,实现“签约即服务”;实施重大项目预审,实现“拿地即开工”;优化竣工验收流程,力推“竣工即交付”。百亿体量的晶澳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仅用时6个月,展示了新的“经开区速度”;华鹏、领益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项目招引成效显著。招商引资好戏连台,领益、科霸、华鹏等一批重特大项目落地开花。今年1—8月,全区新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51个、总投资598亿元,有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项目3个。招引的项目,呈现出主导产业链加长增粗、新兴产业加速聚集、重特大项目凸现成效的特点。

重大项目如同关键一招,一子落定、满盘皆活。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最强引擎开始输出最强动能。一个个高“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项目的落地生根,强链补链、“智改数转”,加速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新能源产业2022年有望形成300亿元规模;绿色光电产业全年有望冲击200亿元;全区形成了新能源、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集群,高档轻工、医疗健康、机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正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7个产业园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新局面。

锐气 强核心催生城市发展新动能

一走进经开区展览馆科技创新展示厅,就能看到一款互动新科技——空气投影屏。利用空间光投影技术,参观者轻轻在空气中一点,就可以看到你想看的任何一项选项,可以自主查看开发区的各种介绍、讲解。在展馆的飞行影院中,通过将城市景点、动感平台、实施特效、特技表演等技术集成,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畅游扬州经开区的未来。而立之年的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带着全区人民敢想能干,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激情和锐气。

近两年来,经开区全区以上率下抓落实,攻坚克难争一流。每个季度,经开区都要组织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一场特殊的项目“述职会”,重大项目实施情况是述职的重点;年底,每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人都要向党工委、管委会述职,接受现场“点评”;每周,经开区都要召开一次会办会,专题督查项目进度、专题解决项目难题。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积极践行“马上就办”,弘扬“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潍柴企业文化,展示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召开述职会和会办会,只是推进经开区项目建设的创新举措之一。从每周的把脉问诊,到每月、每季的自我检视,折射的是开发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的务实作风。

从顶层设计开始,经开区对招商引资进行了机制重设和流程再造,推行全员全域招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指标;实施“周计划、月竞赛、季推介、半年考”,紧盯目标、常抓不懈。2021年,领益、科霸、华鹏等一批重特大项目落地开花。一年内落户两个百亿元以上、3个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创下了新纪录。今年以来,经开区继续保持“发展等不得、等不起”的清醒,主要负责人带头“云洽谈”“云签约”“云会商”,先后与20多家知名企业视频连线,“屏对屏”洽谈,确保招引项目“不掉线”“不断档”。在区领导带动下,全区共外出招商716批次、平均每天两次,接待前来洽谈的客商1090批次、平均每天3次,形成了“天天有招商、日日来客商”的项目招引热潮。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宗旨追求,打造最美产城融合示范区,经开区党工委班子带头领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市环境、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园区展现出全新的气质和颜值。全域规划重新编制,“双轴三带五城七园”格局初具雏形,朴席“两园一城”规划启动实施。启动全区环境大整治,市政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美丽村镇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同步推进,经开区展示馆、企业家公园、产业工人公园相继对外开放。疫情期间,430多个基层党组织、8700多名党员冲锋在前, 4800多名志愿者主动请缨,筑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铜墙铁壁”。

栉风沐雨三十载,满怀豪情向未来。扬州经开区聚焦项目图发展、产城融合谋幸福,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梁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