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以提升能级促产业高端化发展【聚焦高新区非凡十年】

时间:2022-09-20来源 : 中国网园区作者 : 董天昕

在近期召开的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科技部相关领导表示,国家级高新区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要求国家高新区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增强综合实力,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要有创新定力,优化创新生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十年来,国家高新区整体数量稳步提升,GDP持续增长,规模迅速扩张,2021年达到15.3万亿元,平均单个高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6成,预计该数据将会持续增加。根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利润总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以0.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约全国13%的GDP。

强化载体平台建设 推进产创深度融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良好的发展平台是国家高新区推动创新的载体。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纷纷将科创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规划布局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奋力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0年间,中关村示范区坚持“四个面向”,“从0到1”推动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前沿技术领域依托优质科创平台,研制了包括全球首款9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突破500微秒大关)、国际首台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内的众多“全球首个”。

科技部火炬中心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深圳高新区位列第二,其中,持续创新力单项排名第一、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单项排名第二。去年深圳高新区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6%以上,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引擎。高新区高标准构建科研平台体系,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着力打造建设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盖姆石墨烯中心、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等诺奖实验室,以及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原始创新能力实现大幅跃升。截至2021年底,深圳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和广东省级研发机构703家,占深圳市比重超四成。

天津滨海高新区也致力于推进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和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成国内首家由国家地方共建的现代中药创新中心,超前布局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适配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能级逐步高端化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主导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成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

位于上海的张江实验室已成立5年,其蛋白质设施成为第一个划入张江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已在张江区域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上下游关联。在新冠疫情期间,蛋白质设施也在多项科研攻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张江示范区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持续布局建设了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其中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居全国首位,设施投资额、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高新区将进一步打造张江科学城的核心功能,在强化创新策源能力上取得更大突破,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引领能力,提升主导产业能级。

主导产业升级,要紧的是输入科技“密码”。在经济发展的“换挡期”,深圳高新区率先启动科技创新引擎,利用多年来的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基础加速能级高端化进程。如今,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突出建设“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全省三个试点之一的“5G产业园”核心区以及“深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高端优质产业项目落地,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在传统工业中的占比,预计202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2.4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0亿元,工业技术改造资金投入1亿元,不断加速主导产业升级的步伐。

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让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才能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积极主动融入“宜荆荆都市圈”、全省万亿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全力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实施“3551”产业发展计划,支持产业链企业技改扩规、提能扩产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银川高新区也把推动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端产业资源导入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聚焦“互联网+”新业态,加大招引力度,创新型市场主体快速集聚。截至目前,银川高新区累计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41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自治区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该高新区城市功能、园区形态进一步提升,对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吸附能力有效提升。

新思路发力 实现产业赛道变革

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高新区引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勇于创新,奋勇争先,积极布局“新赛道”,加快培育具有战略领航性、示范带动性、科技引领性的产业集群。

江宁高新区将数字经济产业列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工业互联网、元宇宙四大领域,先后出台了《江宁高新区扶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元宇宙产业的若干政策》等,举办多场数字经济招商引资活动,引进并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完善其产业生态圈,推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增长极,聚力打造长三角数字创意产业新高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区。

在5G新赛道上,武汉东湖高新区担任了“领跑者”的角色。产业领军企业中国信科集团落户光谷,标志着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启动;今年6月,郑州联通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高新区签署《“共建5G应用协同创新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河南首个“5G应用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作为5G建设和应用的先行者,郑州联通早已蓄势待发,做好了充分准备,加速实现年底前高新区全场景下的5G全覆盖,为高新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构筑好5G网络这一关键基础设施,以5G应用赋能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

光电子也是百家争鸣的产业新赛道。西安高新区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优势主导产业就是光电子,在建项目达23个,总投资额达954.87亿元。为打造世界级光电子产业集群,西安高新区积极发力谋划、建设、招引,全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目前,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项目数栋大楼拔地而起,诺瓦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项目完成主体施工,光子产业先导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不久前召开的苏州高新区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上,该区也瞄准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目标,明确将以太湖科学城为基地,把太湖光子中心加快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光子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苏州高新区也发布了《关于支持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若干政策(试行)》,明确要将太湖光子中心加快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光子创新中心。

近年来,自贡高新区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兴能源光储智能、奕禾科技“触摸屏及其配套盖板功能片项目”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2021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速达40%以上,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速达9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56.9%,海承碳素、自高阀门等打造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顺利投产,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该园区现有信息资源服务、检验检测和研发设计等多个领域科技服务业企业近210家,营业收入年均增幅已超30%。

各高新区举全区之力发展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负重前行,加速发展,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大力培育高成长企业,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