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开区:黄河入海处 激荡创新潮

时间:2022-09-16来源 : 大众日报作者 : 贾重霄 杨胜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首家、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开发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创新植入发展的“基因”,努力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双轮驱动”。

久久为功,方成大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创新高,一批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高能级科创平台屡次突破,产业创新能级不断跃升……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不断刷新的区域创新实力彰显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新优势和强劲动力。  

打造重器

建强平台载体激发创新活力

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科技赋能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是一件衣服的左右两襟,有了创新平台这个纽扣,扣上之后,便会达到“1+1>2”的效果。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欲做这样一枚“纽扣”。

“研究院由天津大学联合有研稀土、潍柴动力、国瓷材料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成立,围绕‘建链建平台’,实行‘大学+行业龙头+学术团队+政府’的新型运营模式,构建由稀土催化技术研发、基础材料生产到终端产品制造及应用、战略性资源循环利用的稀土催化产业链条。”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伟介绍。开发区围绕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以院带园”新发展模式,布局总投资55亿元的9个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项目,聚力打造引领汽车催化发展的研发和产业高地。  

研究院成立以来,坚持“边建设,边发展”,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取得三大突破:突破了柴油机后处理脱硝催化剂国际专利壁垒,为柴油机后处理催化剂国产替代赢得发展空间;填补了后处理系统数字化仿真设计国内空白,缩短匹配标定周期50%以上,为后处理催化剂国产替代赢得发展时间;协助潍柴动力实现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年节约采购成本约30亿元。

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的落地与发展,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开发区统筹“三种路径”建强创新平台重器,帮助支持更多创新平台发挥“纽扣”作用,不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  

——高端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立足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高性能纤维研究院、高分子材料技术与应用研究院等高能级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提升高端平台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优化提升现有高能级平台。做大做强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国瓷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字号”平台,加快推进兆源机电、俊富公司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瓷公司创建山东省先进功能陶瓷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增强优势产业自主创新动力。  

——扩量提质企业研发平台。深入推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力争2022年年内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8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形成“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省级平台为骨干、市级平台为支撑”的创新平台发展格局。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大气力建强创新平台,目前已取得众多成果:全区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86家,国家级7家,省级77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稳居全市首位。

赋能产业

下好数字经济发展先手棋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海洋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底蕴深厚,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蓄势待发。截至目前,开发区拥有“四上”企业574家,规上工业企业12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56家,全市唯一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落户在此。  

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开发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无限广阔空间。

“开发区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赋能正当其时,经过数字化改造,一个蜂窝陶瓷产品自动检测设备能做32项瑕疵检测,一条检测线7个工人可以减少到1个;经过智能工厂建设,能让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研制周期缩短40%,整体生产效率提高58.8%。”在近日举行的“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专场)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金勇介绍。  

立足本地特色产业优势,开发区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持续迸发活力,让数字经济为当地产业发展赋能增效,步履铿锵有力——

放大机遇优势,高标准专班化、项目化推进,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成立数字经济工作专班,规划建设了15平方公里的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推进总投资129亿元的易数链产业园、电子材料产业园等33个数字产业项目,着力实现全区数字经济扩容、提质、增效。  

放大基础优势,做优本地企业、聚力招大引强,持续做强数字产业化内核。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赛道,加快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2022年,全区纳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核算的企业共60家,1—7月数字经济总量达70亿元,增速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88%。

放大应用优势,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全力支持东营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深入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扎实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新。  

……

以科技创新赋能数字化产业转型的同时,为掰开“卡脖子”的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聚力实施优势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提升“三大行动”,梳理重点推动的20条产业链,积极构建“链长制”“链主制”工作体系,成功突破纳米级氧化锆、蜂窝陶瓷载体、高性能氧化铝纤维、高性能航空导线等“卡脖子”技术20余项,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产业化成果。

招才引智

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2021年12月24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科技创新飞地暨中石大“双招双引”工作站正式启动;2022年6月27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开园仪式;2022年7月1日,东营市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济南)暨人才工作站揭牌成立……

“留学人员是重要的创新源泉,今年6月份开园的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为全省第36家留创园,建设留创园是开发区对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海归英才汇聚计划’的积极响应。”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琨介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东营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出台国内一流的海外人才创业政策,每年拿出1000万元在创业补贴、融资担保、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引入创业团队13个,预计2022年度营收突破2亿元。  

人才,是科技创新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人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外“高看一眼”。

为了让人才集聚裂变,有力推动区域发展蝶变跨越,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突出产才融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吹响了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产业人才创新高地的嘹亮号角:  

——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柔性引进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8人,指导国瓷新材料、威玛装备等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10个。打造“智汇东营·才聚经开”人才工作品牌,修订《关于实施“汇智学者”工程的意见》,加大人才扶持力度,2022年上半年拨付各类人才补贴3744万元,新引进大学生(本科、专科、高职)2117人,同比增长36.23%。

——发挥人才集团龙头牵引作用。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才集团,围绕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集中开展市场化引才12次,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44名。链接国际国内优质人才资源,与上海外服(山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德国校友会等知名机构合作,引进俄罗斯GEOSPLIT(吉欧析)研发中心等人才项目5个。  

——建设“人才飞地”。北京、济南两处信息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暨人才工作站正式揭牌,首创“科创飞地+高校院所”合作模式,引进山东大学、山东数字产业发展研究院等优质资源,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与6个博士团队建立合作,吸引22家科技型企业及创业团队入驻发展。

——深化线上引才举措。成功举办“黄三角招才引智”东营人才新政云宣讲活动,提供企业优质岗位267个,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等14所省内外高校师生“云见面”。举办两场线上直播带岗助企引才活动,参加企业20余家,吸引5000余人在线观看。组织180余家企业参加2022年东营名校名企直通车“百校千企”线上引才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600余个。  

……

又踏层峰望眼开,且待佳令破晓来。  

回首过去,一份骄人的成绩单更具说服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146家,占全市总数的32%,数量居全市第一;今年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国家级孵化载体总数达到8家,占全市总数的62%;今年1至8月份,完成技术交易额1.01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11.7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7.40%。

展望未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放大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势,积极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制高点,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展现更大科技力量!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