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开发区:砥砺三十载 豪情再出发

时间:2022-09-07来源 : 新华日报作者 : 佚名

1992年,昆山开发区正式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那一年,“东方风来满眼春”,抓住改革开放风口的昆山收到了国务院发来的“准生证”——批准设立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84年自费开发,历经8年艰苦奋斗,昆山开发区从“编外”转入“正册”,闯出了一条全国闻名的“昆山之路”,也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画下了传奇一笔。

2022年,昆山开发区已成为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一流平台,综合实力十多年稳居全国开发区前五,成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样板和典范。目前已累计引进欧美、日韩等51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超265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43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250亿美元,注册内资企业数量超4万家,注册资金近2000亿元。

穿越三十年风和雨,昆山开发区国批30年光辉历程,既是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诗,也是一曲豪情壮志的精神赞歌。作为“昆山之路”的发源地,昆山开发区将把职责使命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挑重担扛重责,躬身践行“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为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产业进击 改革创新造就首选之地

毫无疑问,昆山开发区30多年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就是一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探索史、发展史。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昆山开发区,牢牢抓住产业这个“重要基础”和“根本支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一穷二白的工业小区,打造成为综合发展水平位列全国第五、进出口总额单项排名第二的产业高地,不仅成为“昆山之路”的起点和源头,也树立起我国开发区建设的一面特殊旗帜。

今年3月,昆山市举行新经济重点项目“云签约”,总投资9000万美元的盛技光学AG光学膜项目,签约落户昆山开发区。项目投资方日本盛科光学株式会社于1984年成立,将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设立独资公司,从事高端平板显示用光学膜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联想、华为、小米等终端显示厂商,预计年产值20亿元。

“1984年”“日本客商”“独资”……一个个字眼“加持”,思绪不禁飘回那个年代。1984年,日本苏旺你株式会社社长三好锐郎与昆山许下一个约定,在这里开办江苏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第二年的2月15日,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在昆山开发区隆重开业,消息一时轰动全国。这件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被昆山人干成了!

1984年,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排名最后的“小六子”昆山“穷则思变”,在没有工业基础、没有资金支撑、更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自费开发建设工业小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没有路,昆山人硬是闯出了一条路!20世纪80年代东依上海,以与上海联营的“金星电视机”为代表,做到当年谈判、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从四川、贵州等地引进万平电子等一大批企业,为昆山开发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乘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东风,沪士电子、捷安特自行车、统一食品、仁宝电脑等一批台资巨头相继落户,昆山开发区迅速崛起为全国台资企业高地。本世纪初,昆山出口加工区成功获批率先封关运作后,昆山开发区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布局光电产业园。近两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昆山开发区积极引进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和瑞幸咖啡烘焙工厂,奇迹般架构了一条全新的高端食品产业链条……

从自费开发“工业小区”算起,昆山开发区产业历经“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散转聚、大转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昆山人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踏准时代节拍、主动改革求变的结果。当前昆山开发区正全力以赴推进产业现代化,在打造数字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上闯出新蓝海,围绕打造投资创业“首选地”,推动营商环境从“BEST”向“FIRST”提升。

走进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白色简约的现代化建筑映入眼帘,与周边绿草如茵的环境相映成趣。再往里走,是两个“扁平纸盒”一样的生产厂房。工作人员介绍,工厂自动化率已达99%。今年2月,友达光电增资18亿美元启动低温多晶硅项目,成为昆山外资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今年8月18日,世界半导体大会上,澜起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在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与应用领先企业评选中,荣膺“2021—2022年度中国高速互连芯片技术领军企业”奖,公司推出的“DDR5系列高速互连内存接口芯片及模组配套芯片”,入选2022年世界半导体“十大‘芯势力’产品”。

三十年如一日的“厚积”,只为“薄发”一刻!友达光电和澜起科技是昆山开发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典型代表。如今,开发区瞄准“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两条主线,抓紧打造“2+5+1”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昆山开发区将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5000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2000亿级,新能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食品5条新赛道均达到300亿级,高端休闲食品产业产值达500亿级,闯出一条以产业创新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昆山之路”赋予新内涵。

城市蝶变 工业小区崛起现代新城

30年,对一座城市来说,能发生多大的变化?

从1984年的3.75平方公里,到1992年“国批”时的10平方公里,再到如今辖区面积108.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万,30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昆山开发区从稻香阵阵的农村,发展为工业小区,蝶变为如今的“产、城、人”有机融合和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城。

在前进东路一路向东行驶,道路两侧楼宇林立。没过多久,目光便被横亘在眼前的一条蜿蜒流淌的夏驾河吸引住,夏驾河生态公园、水之韵城市休闲文化园、昆山艺术宫等深受居民喜爱的公共休闲地标“环抱”在此。不远处,8月11日刚刚洞通的苏州轨交S1线加速建设,明年投入运营后,将成为一条城市动脉。

拉开昆山开发区的城市骨架,“两轴、三带、两核、多园”的布局呈现在眼前:“两轴”即沿长江路的对外展示轴、沿前进路的城市公共服务轴,“三带”即沿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景观带、沿夏驾河科创走廊景观带、沿瓦浦河老镇印象景观带,“两核”即青阳港两岸和东部新城核心区,“多园”即城市生活园区、特色产业园区。

从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到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全面开花”,这正是昆山开发区行进中绘就的路线图。作为昆山最重要的“板块引擎”,昆山开发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施产城融合战略,规划先行想在前干在先,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勾勒出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品质生活之城。

昆山市委市政府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的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聚力打造城市中心,开启城市新界面”“大力推进有机更新,焕发城市新活力”“全力提升设施功能,打造城市新动脉”。根据《方案》,昆山开发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3.4平方公里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推进一批高端文化场馆、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布局一批新商业、新功能、新业态,打造城市新地标。

人民城市为人民!加速建设的足球场、逐步提升改造的蓬朗老镇、即将启用的东部医疗中心……走马昆山开发区,生态、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的景象随处可见。开发区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白天写字楼上班,夜晚白士浦散步,周末去蓬朗老镇喝咖啡、足球场健身运动,东部医疗中心也近在咫尺”就是这里触手可得的幸福。一个以“产、城、人”融合为发展目标的现代化新城,正在照进现实。

未来,昆山开发区还将进一步加快建设品质、品位、品牌相得益彰,形态、业态、生态交相辉映,动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引领区。此外,结合昆山新一轮城市规划,昆山开发区将高水平推进与张浦镇、周市镇、千灯镇的协同发展,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城市、青年城市、人民城市。

美美与共 共同富裕绘就幸福底色

在昆山开发区西河社区居民俞炳生的抽屉里,静静地躺着一本略微卷边的墨绿色《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和一张泛黄的IC卡。一证一卡,已经为他“遮风挡雨”18年。“这张卡真‘灵格’,去医院看病直接刷卡,政府也蛮体恤我们老人,每年都会给卡上打钱。”一提到这张卡,80多岁的俞炳生开心得合不拢嘴。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不仅承载“老昆山”的美好愿景,也成为“昆台融合”的民生写照。“开发区的服务很暖心,政府给予台商台胞很多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参保后,我在这儿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老台胞许恒胜是江苏省首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台湾同胞,他在昆山开发区工作生活了快20年,如今与昆山本地居民一样,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圆了“在昆山养老”的心愿。

63万新老昆山人在开发区生活工作、创新创业,如何打造更有品质、更有幸福感的城市,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昆山开发区的一道必答题。

对居住在这里近20年的居民陆惠敏来说,共享发展成果,就是周边环境更宜居了。走在改造完成的孔巷社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17年“高龄”的老旧小区。在这里,出了小区大门就是标准化的农贸市场,步行送孩子上学不超过10分钟路程,还有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宴会厅、舞蹈房、科技馆、影院、书场和卫生服务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小区还利用周边闲置地块建成1个大公园和3个小公园,停车位也增加了一倍多。“以前乱糟糟的,现在就是一个大公园!”陆惠敏说。

对足球爱好者李军来说,共享发展成果,就是“下了班可以有地方踢一场球”。“黑龙江路体育小公园建好后,我每周都会来踢球,休闲运动两不误。”李军说。翻开昆山开发区文体地图,前进路周边错落有致坐落着足球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当代昆剧院等,一幅居民惬意休闲、环境生态宜居的城区画卷徐徐铺展。一张精致小巧的文体地图,画出了昆山开发区“10分钟文体生活圈”,让居民享受分布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文体场馆。

对台商台胞来说,共享发展成果,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夜幕降临,位于昆山开发区的“宝岛又一村”慧聚夜市,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一个个摊位前升腾起浓浓“烟火气”。车轮饼、蚵仔煎、大肠包小肠、台式鱼丸汤、盐酥鸡、珍珠奶茶……穿梭其间,各式各样地道的台湾小吃应接不暇。熙攘的人群里,台湾腔普通话、闽南语此起彼伏,几乎让人忘了这是距台湾千里之外的昆山。

放眼望去,“美美与共”成为昆山开发区的生动写照。踏上“十四五”新征程,昆山开发区将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推进学有优教、文体惠民、时尚生活、民生幸福四大民生工程,大力完善优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为老养老、文体提升等城市功能,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勇立潮头 精神常新锻造制胜法宝

只有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需要以发达的经济为支撑,更需要以深厚的文化涵养、卓越的精神领跑。昆山开发区的举世瞩目,其背后的内在逻辑全部指向同一个地方:精神引领。

6月15日,阳澄湖畔,一场思想的激荡、一次精神的焕新。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昆山市工作,给“昆山之路”这个重要精神标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

现在来看,每一个字词,都能与昆山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史完美契合。

白手起家开发“工业小区”、创办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公司、开办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无不诉说着“敢闯敢试”的精神;以超前眼光布局光电产业、在困难形势下引进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农转工、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强转优”,每一次转型发展,都透露着“唯实唯干”的定力;不等中央定什么名分、不要国家给什么投资,农业县迈向工业化的蝶变故事,就是一部“奋斗奋进”史;从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到抓住国家沿海开发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实施外向带动,到推动台资经济落地生根,追寻这些步伐可以感受到,“昆山之路”就是一条永续发展的“创新创优”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作为苏州的“米袋子”,昆山在周边地区风风火火发展工业的浪潮里逐渐掉队,被戏称为“小六子”。穷则思变,不甘落后的昆山人认识到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下定决心蹚出一条新路子。没有政策、没有经验、没有资金,在老城区以东的水稻田里划出3.75平方公里,自费开辟工业小区!一座小院、两幢平房、50万元启动资金和十来个人,“东新街”艰苦创业的时代拉开帷幕。被后人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昆山之路”,便在这里发端,并在日后成为苏州“三大法宝”之一。

多年来,昆山开发区人“敢想、敢当、敢为”,始终保持“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历了探索开放、扩大开放、全面开放、深化开放、转型创新五个发展阶段,数次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化危为机,从自费开发工业小区蝶变为现代化产业新城。

时移世易,这片土地孕育的文化没有变,昆山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没有变,时代的传奇和火红的故事一直都在接续谱写。从“唯实、扬长、奋斗”到今天的“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昆山之路”精神在接续奋斗中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昆山开发区以及昆山每一次前行、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这份精神力量的感召、都源自于这份精神力量的引领,这是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如今,昆山开发区正围绕“聚力建设新城市、大力发展新产业、全力布局新赛道”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效能治理,着力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拼出更多“首个”、闯出更多“第一”,为昆山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作出新的贡献!

真正的昆山开发区故事,正是在这些拓荒故事中淬炼的,也会在未来的故事里一步步走下去。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