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打造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时间:2022-07-21来源 : 浙江日报作者 : 孙金良

这里是产业立市的项目集聚地。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共有重点建设项目69个。在全省2022年一季度投资“赛马”激励中,嵊州作为绍兴唯一入选的县(市、区)成功上榜;

这里是实干兴市的经济创收区。1-6月,数字5G、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8.86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3.6个百分点;

这里是工业强市的核心主战场。1-6月,一般预算公共收入11.74亿元,有力地支撑了嵊州市稳住经济大盘,实现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嵊州,一颗充满希望的明珠正以璀璨的姿态加速崛起,投资者的事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创业者的人生在这里激情飞扬,这里就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嵊州成为了融杭联甬接沪绕不开的枢纽点。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借助嵊州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发挥融杭联甬接沪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闯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新路子,展现“重要窗口的窗口”新作为,奋力当好浙江经开区排头兵。

锚定“头部企业”招商

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在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赶考路上,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再次迎来高光时刻:6月14日,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通线仪式在嵊州市举行,是嵊州制造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喜事盛事。

据悉,该项目位于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内,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包括新能源动力电池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制造。项目用地面积约1800亩,投资总额约130亿元,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亿元以上。

近年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瞄准新能源产业赛道,坚持招商选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招引一批“头部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大做强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而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锚定“头部企业”带动培育产业生态,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通过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科技招商等多种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头部企业项目相继落户,不仅50亿元以上项目达6个,创历史新高,百亿元以上项目也有了新的突破。

做好“头部招引”,方能“破局起跳”。以晶越半导体、金达视讯等代表所形成的5G产业,将有效配强嵊州5G产业链,推动嵊州制造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规模化转变,大幅提升工业体量,助推嵊州成为5G高端新材料制造基地,创新创效,为嵊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长鸿生物、贝达药业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正抢抓“健康中国”的发展机遇,蓄势打造绍兴品质最高的生命健康产业园;以定阳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将不断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为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以旭昌昇、海威汽车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相关行业发展和转型提供新的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化产品,有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落地落实,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强化服务理念,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行“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广全链代办、全程帮办,实施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探索常设多部门联合专班,协调项目落地“痛点”,保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各大项目建设。

扭住“能级提升”关键

打造集群集聚智造高地

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邻宁波,南接台州、温州,西连金华、义乌,北靠杭州、上海,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是“四港”联动、“一带一路”建设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心节点区域。目前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第七,2021年度获评省级先进开发区。

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近年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在嵊州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的战略背景下,以嵊新产业协同为内核,积极打造联甬产业区和嵊新奉合作区两大平台载体,助力嵊州加快建设“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高能级战略平台,做实做强绍兴网络大城市东南部重要支点。

据介绍,联甬产业园重点承接宁波市高端制造业转移,目前已有7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电力设备制造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或“小巨人”企业入驻,投产后年实现产值19亿元。嵊新奉特别合作区将招引宁波等地的新能源、5G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形成光电、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进入省级平台,打造承载力强劲的绍甬一体化合作先行区。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强大的产业基础。作为嵊州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不光要做好资源整合,高效推进平台建设工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对新时代,更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升能级跑出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嵊州市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5月,嵊州经济开发区开启3.0版,在整合嵊州浦口区块、三江街道工业园区和剡湖街道城北工业区三大重要产业平台的基础上,将三界镇的高新园区一并纳入其中,整合成为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

同时,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将承担起嵊州制造业集群最主要的培育任务,重点布局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艇湖未来科创城、智能厨房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领尚小镇、高新园区等七大重点板块,为嵊州打造集群集聚智造高地打下基础。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东风劲吹,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要素集聚对于省域空间的溢出效应,正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迸出新的火花。6月30日,嵊州漕河泾长三角协同发展产业园揭牌仪式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据介绍,未来嵊州漕河泾长三角协同发展产业园将依托艇湖未来科创城全面打造,总面积约15.54平方公里。其中,先行启动区位于科创城艇湖核心区,计划用地100亩,将按照漕河泾开发区先进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理念,建设集总部研发、商务办公、标准厂房、配套用房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承接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溢出的高端产业,有序布局5G、新能源、数字经济、科创研发、总部办公、绿色经济等高新业态。

优化“产城融合”格局

快速崛起现代魅力新城

炎炎夏日,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核心区块的艇湖新兴产业园内,总投资17.4亿元的基础设施EPC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建设。现场,机声隆隆,施工正酣,推土机、挖掘机、工程车等大型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作业……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艇湖新兴产业园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重点打造的产城融合新城,而园区基础设施EPC建设项目又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重点项目之一。据介绍,基础设施EPC建设项目包含13个子工程,涉及11座桥梁和11条道路。其中,道路建设总长度约为14.7公里;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交通环境,提高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

除了艇湖新兴产业园基础设施EPC项目以外,投资9.4亿元的嵊州市妇幼保健院(嵊州第二人民医院)及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镇海中学嵊州分校、中国唐诗之城、开发区创业创新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也纷纷拔地而起,推进科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高起点建设艇湖新兴产业园,是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在构筑“一城一室”创新策源格局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围绕科产城人一体发展,着力抓好重点科创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以艇湖未来科创城、巴贝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主的“一城一室”创新策源格局,推进创新孵化平台和创新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需要科产城融合发展。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正从从单一工业园区向融合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城区转变,从而做优科产城融合品质。”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和不断完善的基础配套加速集聚区域人气,也吸引着在外乡贤源源不断回归。2020年6月以来,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共招引乡贤回归项目9个,涵盖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嵊州新引进项目的近一半。

随着杭台高铁的开通,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将乘着长三角一体化与杭绍甬同城化发展的强劲东风,以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抓手,围绕“一年攻坚、两年突破、三年出形象”的战略举措,做大做强新能源高端装备万亩千亿产业园和生命健康产业园,推动形成“一城一室”创新策源格局。如今,一个以工业为主、集居住商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正在崛起。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