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抓大不放小” 培育科技型企业

时间:2022-07-14来源 : 科技日报作者 : 何兴健 何星辉

原标题:培育科技型企业,这个园区“抓大不放小”

300多家

贵阳高新区持续完善创新积分指标体系,将全区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3个发展阶段定档分析,积极对接金融、科技等机构,因企施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日前,贵州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贵阳高新区35家企业备案入库。园区是科技型企业的聚集区和主战场。贵阳高新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持续加大精准服务企业的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如今,在贵阳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既“大树成荫”也“小草丰茂”,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科创动能。

“小块头”企业从园区脱颖而出

“从最初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到如今150余人的互联网公司,公司发展壮大离不开贵阳高新区这方沃土的滋养……”谈起公司的发展,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勇感慨颇多。

2013年,身为“贵漂”人才的沈志勇借着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东风,选择在贵阳高新区创业。他的公司致力于大数据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深度应用,希望打造出以“交通大数据+AI智能”为核心、以交通信用为基础、以交通治理为目标的城市交通大脑。

如今,9年过去了,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在交通大数据领域打造出了众多标杆,并从贵州省内众多的大数据企业中脱颖而出。

作为一家在贵阳高新区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贵阳市及贵阳高新区的帮扶。沈志勇回忆,在最困难的时候,“是申请到的项目补贴让我们坚持了下去”。

中小企业往往“块头小”、资产轻,但贵阳高新区并没有因此有所轻慢,而是尽可能地提供“好土壤”,千方百计让园区里的中小企业有成长的机会。

贵阳高新区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帮助它们“行稳致远”。由此,贵阳高新区逐渐形成了“小草丰茂”的发展势态。

精准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本身体量小,也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普遍难题。

作为全国第二批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的单位之一,贵阳高新区持续完善创新积分指标体系,将全区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3个发展阶段定档分析,积极对接金融、科技等机构,因企施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今年年初,贵阳高新区一家企业根据研发投入、营业收入等19项指标得出了积分,获得了1000万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利率仅4.4%。贵阳高新区精准“输血”加快了企业成长步伐。

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菁菁表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推行后,由于有了量化的工具,政府可以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清晰画像,在金融办理、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和快捷的服务,持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渐成梯队

如今的贵阳高新区对科技型企业有着很强的磁吸效应,这与其“大树成荫”的生态息息相关。贵阳高新区既护“小”,也帮“大”,特别注意“领头羊”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的沃土。

在贵阳高新区,短短几年间,名不见经传的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优质的航空零部件供应商,并成功登陆科创板,实现了贵州企业在科创板上市“零的突破”。

紧随其后,贵阳高新区另一家企业——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顺利登陆科创板。该公司研发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连续多年批量应用于苹果平板电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型电池制造企业是其主要客户。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

多年来,贵阳高新区利用自身区位和人才优势,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初见成效。

贵阳高新区“大树成荫”的背后,是渐成梯队的科技型企业。近年来,一大批企业在贵阳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蜕变,极大激发了园区发展的科创“加速度”。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