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时间:2022-05-06来源 : 人民网作者 : 代晓灵

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增速高于上年四季度0.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3%;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一季度经济“开门稳”,再次证明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据专家和媒体观点,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保持宏观经济大盘稳定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王昌林、郭丽岩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尽管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且成因复杂,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生产要素有支撑。从劳动力要素看,我国拥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38.8岁,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同时,人才红利正在加快形成和释放。2021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人,每年高校毕业生为1000万人左右,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正在形成。

创新创业有活力。2021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44%,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授权69.6万件,是2010年的5倍,年均增长16%。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超过2万户,全国市场主体已突破1.5亿户,涌现出一批前景看好的企业。早期投资、创业投资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2.79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企业创新活力增强。

产业体系有韧性。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轻工纺织、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产业配套齐全、集聚度高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关键地位。

市场需求有潜力。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出来。

宏观政策有空间。我国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政府负债率处在合理区间,外汇储备充足,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有较大空间,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的工具充足。

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当前,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拥有巨大优势和潜能的科技创新,共同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构筑起我们的信心底气。

经济整体韧性强,体现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靠。推动供给侧保企业生产、稳中国制造,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更是着眼长远、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建设,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开展,一大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崛起。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市场供应充足,煤炭产量持续高位稳定运行,价格稳步回落,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9.48亿吨,同比增长2.8%。受疫情影响,近期局部供应链不畅,从中央到地方发力“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维护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为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提供保障,我们有政策、有预案,有基础、有成效。

经济整体韧性强,体现在市场和内需的潜力巨大。我国具有扩大内需的独特优势,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需求层次丰富,规模优势显著。一季度,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比上年同期缩小0.0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39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促进消费仍有较大潜力;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3%,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9.0%,制造业投资增长15.6%。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定会更加强劲。

经济整体韧性强,还体现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科技创新一边为企业赋能,一边给市场助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今年货币政策创设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财政政策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给予税费支持,多地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一季度科技创新释放新动能,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1.3%、19.0%,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把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落实落细,坚定不移深化“放管服”改革,就能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宏观调控办法多,稳增长有效性强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季度经济“开门稳”离不开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货币政策上,一季度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人民币贷款增加了8.34万亿元,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餐饮、零售、旅游等特殊困难行业受到重点倾斜帮扶。财政政策上,去年12月提前下达地方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正加快转化为项目建设的实物工作量,大规模留抵退税、出口退税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帮助。这些天,各类助企纾困政策都在加紧落实落细,释放出了更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稳”信号。  

文章强调,长期看,中国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近期看,消费恢复态势有望持续,投资拉动作用有望提升,产业升级发展步伐加快,绿色智能转型带动增强,对外开放红利继续显现,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显效。此外,我国宏观政策空间足、调控工具储备多,拥有几十年累积的改革开放基础、经济治理经验。用足政策“工具箱”,打好政策“组合拳”,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改革创新活力足,开新局空间巨大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季度经济“开门稳”成色足,足就足在创新引领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活力潜力。一方面,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均增长1.4倍,这其中有市场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增加,还有创新驱动发展的带动作用,更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稳步推进。一方面,科技创新动能澎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卡脖子”技术瓶颈发力突破,集成电路、医疗健康等站上风口,1至2月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稳住市场主体、增强创新能力,需要落实落细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惠企政策,让独立完整工业体系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更坚强支撑。

文章指出,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是经济发展重要一环。一季度经济“开门稳”红利广,广就广在对外开放开拓了外贸空间、收获了政策红利。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值约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4%,贸易顺差达10369亿元,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向上向好的外资外贸数据背后,是稳外贸促增长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实施跨周期调节,畅通供应链,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落实出口退税政策,线上线下办展会,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复苏,对我国产品和服务需求仍会增加,外资外贸工作将保稳提质,进出口增长将持续向好。

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学习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此宏观背景下,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和“六保”之首的“保居民就业”,在发挥社会大局稳定“晴雨表”的同时,更体现了稳固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

文章指出,就业问题是当前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都凸显了稳就业、保就业的目标导向。例如,财政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关键是围绕中小微企业稳岗位稳就业……把就业问题置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重心”位置,原因在于就业水平既是市场经济主体运行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宏观经济景气度的核心指标和政策落实效果的重要评判依据。具体来说,保住就业就稳住了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就能够为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保住就业就能有效扩大内需,通过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同时扩大有效投资并带动关联产业复苏发展,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营造稳定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园区投稿0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