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保护濒危中药材资源

时间:2022-03-09来源 : 中国证券网作者 : 傅苏颖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以岭药业总经理吴相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促进濒危中药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中药材使用量急剧增加。

“由于无序开发、利用过度等原因,野生动植物资源储藏量逐年缩减,许多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野生中药材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吴相君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红皮书、限制进出口等名录的濒危中药材多达280种。《中国药典》收载的1606种中成药中,有983种含濒危药材,占比达61%。这些中药材在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濒危中药材资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吴相君看来,濒危中药材人工种养殖技术亟需突破。相关专家对112种常用中药材野生资源情况和人工种养状况的统计结果显示,22%已属濒危,51%趋于濒危。部分市场需求量较大的濒危中药材还未实现人工种养殖,如全蝎、蜈蚣等完全依赖野生资源,目前资源蕴藏量持续下降。有些濒危中药材虽然实现了人工种养殖,但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如水蛭、甘松等,因养殖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投入产出比较低,影响了种养殖户的积极性。

吴相君指出,濒危中药材近缘种替代品开发进展缓慢,濒危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体系尚需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存在先开发后保护的现象,对资源较丰富的种类并未采取有效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原本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趋于濒危。比如,软紫草由于未能及时保护,分布区域逐年缩小,逐渐处于濒危状态,于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被列为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吴相君建议,搭建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平台。由相关部门牵头,结合中药大品种,筛选濒危中药材,制定人工繁育技术创新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引导科研院所、高校联合企业成立濒危中药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濒危中药材优质种源培育技术及科学化、规范化的种养殖技术尽快突破,解决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卡脖子”问题,促进濒危野生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吴相君提出,加快濒危中药材近缘替代品的开发应用。对于临床价值高的濒危药材应积极寻找人工种养殖技术成熟或野生资源丰富的近缘替代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推进基础、临床研究,经相关部门审核论证后纳入药典范畴,扩大中国药典药材品种收载基原范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利用,减轻对野生资源的消耗。

建立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根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分级梳理中药材资源的来源及丰富程度,针对濒危、趋濒危资源,分类制定保护措施,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创建野生增殖抚育区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并列入战略储备物资。对于有濒危趋势的药材资源,提前介入,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责任编辑:王凤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