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攻坚克难 再造优势 能级提升

时间:2022-03-08来源 : 河南日报作者 : 杨凌 杨宇

9年奋进,春华秋实。自2013年3月7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经过9年发展,航空港实验区已成为河南融入全球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在高质量发展的孜孜追求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特别是2021年,面对暴雨灾害与疫情叠加冲击,以及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航空港实验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务院批复的“五大战略定位”,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全省高质量发展“名片”、高水平开放“龙头”、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全省经济建设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日益显现,全省、全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地位进一步提升。

数据验证成就:2021年,航空港实验区经济发展逆势飘红,其中GDP完成1172.8亿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是省、市平均增速的1.86倍、2.57倍,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2.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分别是省、市平均增速的3.97倍、2.65倍。外贸进出口达到5245.6亿元,在全国各类开发区中排名第四,同比增长17.9%,分别占全省、全市的64%、89%。

开放能级持续提档

今年2月22日,河南航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VR/AR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三方在郑州签约,拟创建河南先进航空仿真技术产业研究院,这意味着,号称“空中飞行实验室”的大型模拟机将实现“河南造”。这是郑州在加快建设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引领下,不断拓展产业链条,实施优势再造,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取得的又一硕果。

自2015年5月1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以来,这条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空中丝绸之路”,从最初的“两点一线”到“集疏全球”,正助力河南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原崛起的新引擎。

2021年,郑州机场再创佳绩,货运吞吐量突破70万吨,达到70.5万吨,同比增长10.2%,货运规模连续两年居全国第6位;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过54万吨,位居全国第五,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核心节点地位更加凸显。

围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2021年,航空港实验区枢纽开放体系建设持续提档升级。以航空枢纽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和以“1+1+7”(郑州机场、郑州新郑综保区一类口岸和肉类、活牛、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邮件中转、药品等7个功能性口岸)口岸体系为核心的开放体系不断完善,郑州机场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等三大试点加快推动,枢纽内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大中型机场货站生产系统和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等“三大系统平台”全面建成投用。郑州新郑综保区绩效评估成绩跻身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前三名,2021年外贸进出口值达到4739.22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自封关运行以来“十连增”,居全国综保区第2位、海关特殊监管区第3位。

虎年伊始,我省对外开放又迎新突破——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收购柬埔寨国家载旗航空,“郑州—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启动建设,河南将再添一座“空中金桥”。以柬国航为载体,双方将密切合作,倾力打造郑州—金边“航空双枢纽”,对于带动郑州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往、扩大国际“朋友圈”、加快建设更多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带动意义。

产业发展持续提质

2021年12月18日,位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南部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里气氛热烈,当日,该公司郑州产线首台服务器下线。从选址到首台服务器下线仅用55天,超聚变服务器项目的落地再创新纪录。

“此举标志着我省服务器产业生态构建实现新突破,电子信息产业链式发展关键一环得到完善。”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俊峰介绍,超聚变项目可支撑服务器单板、部件、整机全系列制造业务,初期预计达到每年20万台的发货能力。以此为龙头,加之配套项目,可望在郑州形成千亿级服务器研发生产基地,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原材料、部件、软件等关联配套企业,构建起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融合应用于一体的服务器产业生态。

建设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是国务院赋予航空港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亦是支撑“枢纽+物流+消费+制造”体系建设、拉动就业、带动城市发展的根本保障。以此为目标,2021年,航空港实验区坚持以“三个一批”抢增量、“万人助万企”扩存量,全力推进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新签约项目35个,签约金额700亿元。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超聚变服务器、富驰智能终端主板等百亿级项目的签约,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为了加快产业项目落地,航空港实验区创新实施模拟审批、容缺办理、“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等工作机制,华锐光电、顺丰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特别是超聚变项目从选址到首台服务器下线仅用55天。

紧扣枢纽经济特点,近年来航空港实验区加快构建“高端引领、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谋划了‘2+8’产业集群建设,‘2’即电子信息、商贸会展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8’即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新基建与航空物流、跨境电商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该区经济发展局综合处处长武政伟说,“目前,这些产业都呈现出‘龙头带动、配套跟进’的发展态势。比如,电子信息业同比增长31.9%,商贸会展业增长29.1%,跨境电商增长28.2%,等等,这些产业集群将成为下一阶段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个支撑航空大都市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助推和引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去年8月初,富士康郑州园区进入客户新机种量产高峰期,新增用工需求20万人左右,但其招工却因暴雨和疫情受到较大影响。

“政府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富士康郑州科技集团副总经理王雪介绍,航空港实验区管委会牵头,政府、专家、富士康三方联合成立了“富士康疫情防控部”工作专班和“富士康员工运输工作小组”,调集了100辆大巴车“点对点”接送求职者,设立24小时核酸检测点,提前1周完成了20万人的招募计划,并实现30万员工“零感染”。

富士康用工问题的解决是航空港实验区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2021年,面对暴雨和两轮疫情的考验,航空港实验区各级各部门和助企干部躬身入局,凝心聚力,持续推动活动走实走深。截至去年年底,共收集梳理各类企业问题163家548项,涉及企业经营、规划手续、企业用地、环保管控、政策兑现等多个方面,目前均已办结。

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添活力。自去年3月1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实施以来,省政府向航空港实验区下放的124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已全部承接落实,进一步激发了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提高了区域竞争力。

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选聘30名优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开设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积极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创新推迟“容缺审批”、咨询辅导、帮办代办、“适老化”服务等一系列便民举措,企业开办升级为“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政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坚持“落地为王、投产为胜”,以机制体制的创新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提供保障,探索建立从谋划到洽谈、签约、注资、建设、投产“一条龙”服务机制,积极推进“标准地”出让,实施容缺办理,确保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探索实施重点项目建设“首席服务官”制度,形成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份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服务机制,以一个个项目的突破带动产业培育的全面发展。

2021年,在全省18个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中,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排名第二,在郑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考评中排名第一。

丝路绘宏图,新城展雄姿。“2022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全力以赴推进建设发展速度、质量双提升,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俊峰充满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王凤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