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创新生态建设的“关键一跃”

时间:2021-11-18来源 : 中国网园区作者 : 佚名

11月8日,河南省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加快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等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体制机制创新放在首位,探索建立更多适应创新、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围绕创新主体推动政策落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搭建促进研发机构发展平台,设立和引进创新基金,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近年来,作为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的核心区——郑州高新区自觉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发展使命,着力于区域创新生态建设,成效初显,成为河南科技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2018年,高新区从制度创新入手,改革金融管理体制设立科技金融广场,成为区域创新生态构建中的“关键一跃”。

管理创新,向体制改革要效能

郑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担负着郑州,乃至河南科技创新的重任,在实践“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探索道路上,走过了33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成为河南省、郑州市创新创业最为集中之地,无论创新企业数量,还是创业企业规模,在单位面积之内,均具全省第一位。无论在政策服务、园区建设、科技服务体系等建设上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也居上游。

随着科技创新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区在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上,持续进行管理体制创新,领先一步,更是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特别是2018年,高新区从破解创新创业企业的痛点入手,实施了金融管理体制改革,走“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模式,把金融服务工作推向了市场化,真正实现了与市场创新主体相匹配的效率服务,成效突出。截至2021年11月,科技金融广场累计注册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共116家,基金管理总规模约为668亿元,实现了科技金融要素的集聚。

机制创新,向市场化平台要效率

高新区创新推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目的就是要发展科技金融,建成区域科技金融高地,培育支撑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力。

因此,机制创新就成为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这是科技金融广场这一服务平台创立的逻辑所在。因为,要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主体的零距离配置,只有市场化的服务机制才能为市场创新主体提供相匹配的优质服务。

从三个维度可以看出科技金融广场的服务效率。

一是落实“科技金融十条”政策的高效能。“科技金融十条”是高新区服务科技金融招商入驻的十条优惠政策,作为实践“科技金融十条”政策的平台,科技金融广场提供专业化的招商服务,走平台招商的方式拓展招商广度与宽度,实现全国知名基金及基金机构的规模化入驻(目前是116家),而且实现了最短在一天之内办理完成入驻手续。

二是落实金融政策的高覆盖。一年多来,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扶持政策,科技金融广场承担了政策宣讲职能,把风险补偿资金政策、郑科贷政策深入细致地传递给高新区各家企业,一年内,科技金融广场已举办近100场线上线下企业宣讲活动,实现5万余家企业的全覆盖,把政府扶贫政策送到了千家万户。

三是服务基金及基金机构投资的高质量。入驻科技金融广场的100多家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资本性质不同,投资企业阶段不同,资本服务模式不一。为此,科技金融广场通过梳理建立科技金融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实现来自全国各地的基金与基金机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发挥基金投资的乘数效应。

服务创新,构建科技金融繁盛生态

科技金融广场立足服务科技创新的明晰定位,从服务创新入手,通过建立平台、打造服务链等方式,最大化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渗透率。

一是科技金融广场推出全省首家“金融服务超市”,通过银政企对接、融资路演、科技金融人才培训等线下三大常态化活动,实现立体深度服务。截至目前,科技金融广场已举办近130场对接活动,累计为500余家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10.37亿元、债权融资14.62亿元。

二是科技金融广场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配合高新区打好金融“股债担资”组合拳。广场依托116家创业投资机构、科技银行、3亿规模科技担保公司、1亿规模商业保理公司、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挂牌协会、深交所河南基地等多元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平台共同打出了“股资债担”金融组合拳,推动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联动等创新产品落地。截至2021年10月,科技金融广场注册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累计投资项目共84家,投资金额98.23亿元。

今天,高新区创新创业事业呈现出蓬勃兴旺的态势,成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着引擎功能的一极,正是因为三年前,来自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跃”,犹如潮涌的活水,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充沛的动能。

(供稿: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任威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