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长丰(双凤)经开区:高标准高质量打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时间:2021-11-03来源 : 中国网园区作者 : 曹保春 刘明俊

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今年以来,安徽省长丰县制定《“一区六园”管理体制改革意见》,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科创”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围绕“等高对接主城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注重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培育新产业,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一区六园”齐飞。1-9月,经开区共签约项目3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带动双墩北城服务产业、岗集汽车零部件和现代物流、安徽华恒生物等新型产业集聚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从“一点亮”向“全局红”跨越式转变。

“双轮驱动”高质量 当好金牌“店小二”  

招商引资是推动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人才是创新创造最活跃的因素。

“把人才工作作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的重要抓手,实施产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激励‘双轮驱动’模式”,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双凤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童有柱简短一句话道出了经开区的核心要务。

近年来,经开区内企业引进各类人才750余名,通过现有6家博士后工作站吸引高校的“高精尖”人才;省内外数十家本专科院校与园区近400家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组织人才项目申报共兑现奖励资金800余万元。

10月19日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院“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经开区,这对长丰县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产业振兴将起到导向引领、标杆示范作用。该项目致力区域优势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中试,孵化现代制造业与创造业的产业集群,将为安徽省近千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与市场中试服务。“这是我们通过借用‘外脑’自主培育引进的‘招牌企业’”,童有柱饶有兴致的表示。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疫情、供应链、外贸等各方面带来的挑战,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当好金牌“店小二”,经开区根据长丰县推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工作要求,首批安排全体机关干部共115名同志包保236个企业及34个重点项目,今年累计走访企业(项目)320户次,走访率10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大力开展“四送一服”政策宣讲会,解读“小升规”“借转补”及高企等内容的申报流程及政策,向近百家企业发放了《政策汇编》。

经开区还采用收购重组、转让嫁接、预征预储、平台建设等多种方式,对园区企业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扶持A类优质企业,加速孵化B类普通企业,集中清理收回C类停产或半停产的“僵尸企业”。清查闲置或低效的存量用地,清理不符合园区发展方向、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企业,腾出发展空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标准地”配套改革,在企业拿到“标准地”前,就已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经“一窗受理”后,可直接开工建设,让“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企业“拿地即开工”,享受“放管服”改革红利。“安徽新视野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得益于“标准地”改革,从签约到建设仅用了2个月时间。”童有柱信心十足地说到改革成效。

“当家产业”高质量打造“科里科气”园区平台

产业要发展,关键在平台。长丰(双凤)经开区制定项目选择标准,孵化“当家产业”变成支柱产业。今年4月22日,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来高光时刻,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也标志着长丰(双凤)经开区首家科创板IPO企业诞生。

总投资45亿元的人和空气净化产业城项目,2018年年底项目一期完工,经审核同意入驻企业数量近90家。定位于集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于一体的中南高科合肥智能制造产业园,经审核入驻项目累计达167个。2020年签约落户园区的合肥(北城)万洋众创城项目,规划建设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生活配套、金融服务和智慧园区管理为一体的科技型制造业集聚平台,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6亿元以上。经开区培育这些“科里科气”的“产业地标”,不断补链、拓链、强链,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因企施策,分类培育,依托市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引进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支撑园区经济发展质量、体量“双提升”。做好“小升规”助力企业提档升级。通过组织人员对规下企业进行摸排,每月跟踪掌握重点培育企业的营收及纳税情况,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并从中筛选出一批行业前景佳、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小微企业作为“小升规”重点培育对象。目前,已将安徽精卫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统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8家小微企业纳入培育库。下一步,将筛选出20家重点小微企业,作为“小升规”重点培养对象。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经开区通过引导中小企业加快向专、精、特、新转型,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目前,长丰(双凤)经开区共有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6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有10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目前长丰(双凤)经开区聚集了鸿路钢构、舜禹水务、伊利集团等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0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研发机构135个,各类示范企业56家,安徽省质量奖11个,智能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52个。

配套服务高质量 提升园区平台“颜值”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金峰路小学占地面积约75亩,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共68个教学班,可容纳3000名学生。该项目是园区持续推进教育基建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别致的建筑,是多年来经开区对教育教学资源持续投入的一个缩影。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长丰(双凤)经开区一方面持续对园区供水、供电、供气、教育医疗等生产要素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配套的投入,实现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按照“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高速度、配套高水平”的要求,2021年长丰(双凤)经开区列入大建设项目62项,项目概算总投资90.3亿元。其中,市政类项目39项,总投资21.7亿元;房建类项目17项,总投资57.3亿元;水环境项目6项,总投资11.3亿元。

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21条市政道路建设齐头并进。老旧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的金蓉路、金泰路、金江路等多条道路,实现由原来的混凝土路面变为沥青路面,道路两侧错落有致的绿化,整齐划一的路灯,焕然一新的路面,不仅方便了周边居民出行,而且显著提升了园区“颜值”。 2020年投资1.25亿元的双凤路下穿铁路立交桥工程开工建设,规划设计建成为双向八车道,随着下穿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建设完工、放行通车,将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提升园区承载力。

(责任编辑:董天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