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经济新发展阶段需把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紧密结合

时间:2021-08-18来源 : 封面新闻作者 : 孟梅 雷强

image.png

7月24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表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就是社会流动。随着中国人口越来越接近于零增长,经济发展越来越遭遇到需求侧的制约,按照这个分类,在新发展阶段需要把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二者紧密结合,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

蔡昉认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有三个途径,分别是做大蛋糕、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实现社会福利全覆盖和均等化。他表示,目前,我国GDP和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性非常强,过去十年时间,两者保持了非常好的同步,只有保持了这个同步,才意味着人均GDP的提高可以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提高。为此,我们需继续调整国民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的份额以及劳动报酬的份额。

对于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问题,蔡昉指出,我们应该进入到一个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计划,从数量上说,完全可以实现这个倍增。他进一步解释到,近年来我国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平均收入都在不断提高。微观上,近年来我国每个家庭都在不断增加人均收入。中观上,诸多家庭可以跨越不同的收入组别,改变自生的收入分组地位。

谈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蔡昉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脱贫之后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脱贫以后绝大多数进入到低收入群体中,如何让他们逐渐进入到中等收入群体中非常重要;第二是,进城的农民。按照2020年平均工资标准,农民工月收入在4500左右,已是中等收入群体下限水平。但是他们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很多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也不是均等。2020年末,在城镇居住的农民工群体规模为1.35亿,足以实现倍增计划。

第三,则是让老年人过上中等生活。目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达1.9亿,60岁以上高达2.7亿,这是一个庞大的中等群体后备军。如何让老年人过上中等收入生活水平,这是我们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共同富裕的需求,也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基本条件。

此外,蔡昉还表示,要推动社会福利全覆盖和均等化。“当前发展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建设。建立福利国家也保证了人的基本需求,就可以实现社会政策托底,支撑创造性破坏,提高生产率。同时,既要关注供给侧保持潜在增长能力,也要从需求侧,从共同富裕入手,去保障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实现潜在增长力。”

(责任编辑:曹洋)
Back to Top